跳至正文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内容简介:稳就业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主要指标。过去几年,我国就业整体稳定,但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且国内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并凸显的情况下,就业面临新的压力。我国经济特……稳外贸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进出口国息息相关。世界经济的波动,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外贸是有影响的。尽管从今年前7月的数据看,我国外贸总体平稳,但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引导企业做好应对的准备,开……稳投资在当前十分关键。今年以来,投资增速有所下滑,这既有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的缘故,也有地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不足的原因,还有国际经贸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稳投资要继续在优化结构、……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
  如何理解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中国经济如何实现年度预期目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日前接受记者采访,回应相关问题。
  “稳中有变”怎么看?
  中国经济首先仍是“稳”字当头,同时经济运行环境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
  记者: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如何理解“稳中有变”中的“稳”与“变”?
  宁吉喆:中国经济首先仍是“稳”字当头。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总体平稳”主要体现在四大经济指标平稳。
  增长稳。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8%,连续十二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6.9%的中高速区间。
  就业稳。今年前7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8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5万人,已经实现了全年计划的80%。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是自该数据公布以来比较低的水平。
  物价稳。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处于温和上涨区间。
  国际收支稳。我们加大了进口力度,出口也保持了继续增长的态势,7月实现贸易顺差1770亿元,外汇储备继续增加,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
  ——“稳中有进”也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观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去产能任务如期完成,上半年工业产能利用率76.7%,与发达经济体水平相当,补短板、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等都取得好成绩。
  三大攻坚战有序推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有明显进展,潜在风险隐患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宏观杠杆率趋稳,微观杠杆率持续下降。脱贫攻坚取得积极进展,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特别是“放管服”改革取得成效,居民、企业办事更容易,经济发展的活力持续增强。
  对外开放进一步加速。上半年,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96.6%,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1%;我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8.7%。
  ——特别要强调的是“稳中向好”。
  结构在优化。服务业增长继续快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增长快于投资增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在不断地巩固。代表技术进步、消费升级的新供给也在迅猛增长。
  效益在提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6%,均是较快增速。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带来财政收入的增长,前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
  环境改善,居民增收。上半年,我国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2%,降幅要高于3.0%的预期目标。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继续跑赢人均GDP的增速。
  “稳中有变”的“变”,则是指经济运行环境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
  从外部看,国际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尽管世界经济在逐步复苏,但是今年以来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挑起了国际经贸摩擦,不仅对中国同时对欧盟等很多国家输出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这对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和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加了变数。
  从内部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出现新变化,转型升级中遇到的矛盾比原来预想的要大。中国经济要转向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传统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还难以适应持续提高的技术与环保标准,一些地方、企业遇到了不少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同时,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特别是推进三大攻坚战,都需要相关各方付出艰苦努力。这些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需要我们综合施策,精准调控,使经济增长在提质增效中保持平稳。
  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怎么办?
  “六个稳”是根据稳中有变的新情况提出的针对性措施,贯彻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记者:面对明显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
  宁吉喆:考虑到稳中有变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提出,下半年要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同时做好“六个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也代表着下半年的政策方向。
  稳就业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主要指标。过去几年,我国就业整体稳定,但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且国内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并凸显的情况下,就业面临新的压力。我国经济特别是沿海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就业与外向型经济密切相关,所以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尽管目前中美贸易摩擦还没体现到对就业的影响上,但是要防范这种情况的发生。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820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再加上去产能也有一些员工需要再就业,都需要政府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稳定就业。
  稳金融被放在重要位置。中国金融是高度市场化的,对市场变化非常敏感。同时,我们也在推进金融体制深化改革,金融领域发生一些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研究部署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把好货币供应的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都是稳定的。
  稳外贸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进出口国息息相关。世界经济的波动,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外贸是有影响的。尽管从今年前7月的数据看,我国外贸总体平稳,但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引导企业做好应对的准备,开拓多元化市场,继续以质取胜稳出口。在进口方面,今年前7月进口的增速高于出口。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采取降低部分进口产品关税等措施,今年还将举办首届进口博览会,目的都是为了继续扩大进口,满足中国人民的需要。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更多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进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等,来稳定外贸。
  稳外资也与我国外向型经济紧密相关。今年引进外资的情况不断改善。但目前,我们不仅遭遇了贸易保护主义,还受到投资保护主义的影响。我们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上半年,我们放宽外商投资审批,更新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限制和禁止类外商投资领域大幅缩小。这不仅有利于继续引进资金,也有利于吸引外国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有效营商渠道和先进人才。我们将继续通过改善营商环境,以投资便利化促进贸易自由化。
  稳投资在当前十分关键。今年以来,投资增速有所下滑,这既有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的缘故,也有地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不足的原因,还有国际经贸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稳投资要继续在优化结构、扩大内需上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把积极财政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一方面,要切实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投资领域加快“放管服”改革的力度,让民间资本更多地参与到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另一方面,也要让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尽快落地,把发展中的短板弥补起来。
  最后是稳预期。越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们越是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正确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市场发展潜力没有变。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的中国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生产经营的灵活性更高,可以适应应急环境的变化。同时,我们拥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有丰富的应对危机的经验,这些都有利于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
  相信随着“六个稳”的措施逐步贯彻落实,中国经济一定能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下半年怎么干?
  我们完全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记者:我们看到,二季度以来,不少经济指标出现了增速放缓,有的甚至出现了持续下滑的情况,您怎么看待这一变化?我们该如何应对?
  宁吉喆:7月部分经济指标有所波动,例如投资增速、消费增速,但是总的看,经济运行还是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是,在稳中有变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些指标的波动,防止短期波动转化为下行态势。这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就保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提出新要求的背景。
  防止指标大幅波动、应对一些指标出现的下行压力,中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切实增强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深入扎实有效地做好“六个稳”。
  二是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因为我们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生态环保、民生领域还有很多基础设施要加大补短板的力度。
  三是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实体经济发展有更好的融资环境,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政金融领域改革。开放也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到实处,看到实效。
  五是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的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确保工资、教育、社保等基本的民生支出。改善民生,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有具体部署,关键是要落实到位,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这六点是下半年应对稳中有变的新形势,保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重点任务。
  记者:您认为中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我们的潜力在哪里?是否能完成年度预期目标?
  宁吉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供给看,我们生产要素综合比较优势没有改变。
  一是劳动资源的优势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有9亿多劳动力资源,7亿多劳动就业者,其中超过1.7亿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每年800多万的大学生毕业,这既是就业的压力,但也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
  二是资本优势。我们的资金从短缺到宽裕,无论是金融资本,还是产业资本、基础设施资本都是比较充足的。
  三是土地优势。我国地域面积广、区域差异大,集约用地潜力巨大,比很多国家的回旋余地都要大。
  第四,我们还有新兴优势。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信息、科技等领域的新动能加速壮大,正迅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不仅是短期优势,还是长期优势。
  从需求看,我们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大众消费升级态势明显,这些都为我国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巨大的韧性和内生动力。
  最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充足。我们政府财政负债率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而且这些年没有搞“大水漫灌”,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还很大。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国际上“中国威胁论”是没有根据的,“中国衰败论”也是没有根据的。在稳中有变的情况下,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精准施策,完全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