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成吞金兽

期货公司不同于券商、信托的百亿俱乐部,截至目前,仅有5家期货公司注册资本超过20亿元。去年7月底,中信证券向中信期货“大手笔”增资20亿元,使其一跃成为注册资本最大的期货公司。

期货公司过往以传统经纪业务为主,近两年来朝着衍生品综合金融服务方向发展。这对期货公司品牌和资本实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更为决定性的因素是创新业务对期货公司的资本金需求。

自2012年12月以来,期货公司开始设立风险管理子公司,以开展场外衍生品、基差贸易和做市业务为主。期货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风险管理业务实现收入1780.04亿元,是2013年的55.43倍。

不同于传统轻资产属性的经纪业务,快速扩张下的风险管理业务对资本渴求强烈。种种迹象表明,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正逐渐成为“吞金兽”。

以基差贸易为例,其业务模式是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在购入或销售现货的同时,在期货、衍生品市场进行方向相反的操作以对冲风险,从而获取期现结合收益。

风险管理中的期现套利需要大量的现金来匹配,多少货值对应多少现金,在现货相关业务上,由于产业链上下游的贸易商缺乏流动性,通常需要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先行垫付贷款,并收取相应的保证金和利息。据了解,全程参与其中的期货公司,因为垫付货款而产生大量成本,同时交付货物又带来大量的营收,实际利润却难有明显增长。

近年来,期货公司通过融资、上市以及股东增资所获得的资金,大多用于“输血”风险管理业务。早在2015年,率先在港交所上市的两家期货公司就已将部分资金用于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创新业务。比如,鲁证期货所募集资金的35%用于巩固期货经纪业务和发展期货资产管理业务,40%用于风险管理业务——“用作鲁证经贸的额外资本,以扩大商品交易和风险管理业务”。弘业期货所募集的6亿港元,约25%用于资产管理业务,20%用于风险管理业务。

而在A股市场尝到“头啖汤”的南华期货,2.8亿元首发融资仍旧“不解渴”。在登陆上交所不到一年后,便推出定增计划再融资,用于“输血”风险管理业务。根据南华期货8月17日的公告,证监会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700万股新股。按照其披露,南华期货此次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其中不超过10亿元的金额用于提升风险管理服务能力,包括对风险管理子公司增资等。在此之前,今年7月,瑞达期货公告称,拟将可转债募集的资金对风险管理子公司瑞达新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增资3.5亿元。据天眼查显示,其注册资本于8月3日由2.5亿元增至6亿元。

今年4月,创元期货出资2.33亿元对旗下全资风险管理子公司苏州创元和赢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后者注册资本增至3.5亿元。而创元期货对子公司的前一次增资是2019年1月。

除了新业务对资金的渴求外,监管层也对期货公司提出资本门槛,包括期货公司最低净资本门槛提高至3000万元,业务规模与资本金挂钩,以及分类评级和创新业务试点对资本金的要求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