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评出2016年国内期货市场十大年度新闻
一、“保险+期货”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
1月27日,公开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4月,大商所发布关于2016年支持期货公司开展“场外期权”“保险+期货”试点的通知,之后有12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获得批准。8月,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之后10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试点品种为棉花和白糖。
二、白糖、豆粕期权获批
12月16日,证监会宣布,已批准郑商所、大商所分别开展白糖、豆粕期权交易,相关准备工作预计需要3个月左右,具体挂牌时间另行公布。这标志着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将步入期权时代,涉农企业风险管理工具将进一步丰富。同日,郑商所、大商所分别就白糖、豆粕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白糖、豆粕期权将实施做市商制度,自然人投资者的参与门槛10万元。
三、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监管机构联手抑制市场过热
4月及9—11月,以黑色系品种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先后出现两波强势上涨行情,部分品种交易量快速增加。为配合政府调控,维护期市平稳运行,在证监会指导下,期交所对部分品种的交易手续费、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进行调整,要求会员单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并推动资管产品账户信息报备。随着政策“组合拳”作用的显现,相关品种交易热度下降,市场运行逐渐平稳。
四、期货公司分类评级大洗牌
2016年8月5日,期货公司2016年分类评价结果出炉,数家业内龙头期货公司公司惨遭降级,期货业迎来一轮评级洗牌风暴。2016年共有10家期货公司获评AA级,数量仅为2015年的一半。从整体分类评价结构看,相比2015年,2016年A类公司数量从44家降至30家,B类公司从88家增至102家,C类公司从18家降至15家。另外,还有两家D类公司,而去年没有。
五、期货公司加快挂牌新三板
9月初,期货公司等六类金融企业挂牌新三板信披指引出炉,业内反响积极。截至12月,创元期货、永安期货、海航期货、天风期货、华龙期货、大越期货、中电投先融期货成功挂牌新三板,广州期货获准挂牌。另外,福能期货、集成期货、混沌天成期货、迈科期货、渤海期货、安粮期货排队申请当中,长江期货也计划申请在新三板挂牌。
六、股指期现市场熔断机制暂停实施
1月4日和1月7日,沪深300指数先后触发二次熔断机制,国内A股和股指期货暂停交易至收市。1月7日晚间,上证所、深证所、中金所分别发布通知,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中金所将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的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由“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7%”调整为“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10%”。三个期指品种的交易时间与股票市场保持一致,股指期货其他业务细则保持不变。
七、首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圆满举行
以“把握新常态 开创新格局”为主题的2016首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于9月9—10日在新中国期货市场发源地郑州圆满举行。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维宁出席论坛并致辞。本届论坛有两大特色:一是邀请到了全球500强部分企业,多家上市、拟上市企业的管理层人士参会,打通了证券、期货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二是境外交易所集团首次参与主办境内的大型综合性期货论坛。
八、资管监管趋严,期货公司资管受波及
7月15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公布,自7月18日起施行。资管新规加强了对违规宣传推介和销售行为、结构化资管产品、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投资建议等问题的规范。在此之前,中基协还出台了一系列私募行业规范。新规实施后,期货公司资管结构化产品设立速度明显放慢,设立数量大幅减少。同时,新规对资管主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期货公司资管进入转型阶段。
九、国内首家期货系公募基金获批
10月18日,证监会核准南华期货发起设立南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申请,这是国内期货业的首张公募牌照。南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核准注册资本1.5亿元,公司定位和衍生品有关。3月,弘业期货在公告中披露将和其他出资人共同出资设立弘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9月6日,证监会受理了瑞达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申请,该基金公司的发起者为瑞达期货。
十、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缴纳比例下调
11月,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修订后的《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定,下调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缴纳比例。期货交易所的缴纳比例由手续费的百分之三降低为百分之二;期货公司的缴纳比例由代理交易额的千万分之五到千万分之十降低为亿分之五到亿分之十,具体缴纳比例按照期货公司评级确定。保障基金的缴纳方式由按季度缴纳调整为按年度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