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市场上就出来了第二个理论,就是基差逐利套利型的理论,这是1960年的沃金提出来的。这个阶段的理论,比上一个阶段有所进步,就是在品种的选择上有所进步,它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它的前提门槛是期货市场的金融属性比较强,产业的链条比较长,企业的单位利润率比较低,目前的很多产业链实际上都是这样的一种状况。期货市场的金融属性比较强,它的合约的基差就有了变化,产业的链条比较长和企业的单位利润率比较低,就说明了我们的企业对基差一定会有很强的管理需求。这个理论解决的问题是一段范围时间、范围内的问题。我们企业通过CPU买期货大豆,在国内卖大豆豆油,这是通过虚拟的,必须要通过实物来实现利润。由于基差锁死了,价格对于企业来说是影响不大了,整个的采购、海上运输,生产加工当中的所有的风险得以完整的控制。最近我们给一家企业做了基差套保的方案,生产食品用鸡的,鸡腿的价格肯德基每年跟他们敲定一次,上半年的价格敲定了,基本上可以算出饲料当中的玉米、豆粕的本钱,由于当时的期货国内的每年生水大概是100-150元左右,玉米是每吨180元,按照这个幅度,这家企业如果是通过期货市场来保值买玉米的话,每年要多付出5.6%的商业预期,如果是不保值,直接的买现货储存起来,也是很好的对冲的手段,当时的豆粕由于比较多的保值盘,远期的豆粕比近期的豆粕价格要低,玉米储存在期货市场上买入豆粕进行价格对冲,尽快的来采购玉米,在豆粕上尽量的推后采购。在期货市场把价格保护好之后,尽量的推迟豆粕的采购,这就是基差的套保,这是不同的基差在现货市场套保当中的反应。
套保理论的第三个阶段,就是现代的套保理论。1960年由约翰逊提出的用马克维茨的组合套保理论,以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头寸作为现货市场的资产来看待,采购了30万吨的玉米之后,价格每天都在波动,实际上就是你的资产在波动,套保实际上是资产的组合,通过组合投资的现货预期收益和期货预期收益的方差来实现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头寸,使效益函数最大化。期货市场的收益率叠加现货市场的收益率,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出现了第二个就是对冲套保的理论,前提门槛是较成熟或市场化的期现货市场。比如明明是商品的牛市,我们卖出保值,就可以减少卖出的规模,无效保值的量,允许企业根据现货市场的量,实现长投。我们在数量上是可以选择的。再比如分析商品的绝对价格趋势,形势复杂难以有定论,玉米的情况有专家认为是短缺,有可能要涨,刚才我们也听到了粮食部门讲供求是比较平衡的。目前的玉米价格,已经对应了探涨的预期了,还有没有上涨的动力。我们分析了不同品种的强弱分析,这个时候假设我们企业拥有了一批玉米的库存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析玉米和大豆它的宏观面基本一致,供求关系上来看,大豆相对比较宽松,这个是比较明确的。这个时候是否可以以等量以内的大豆资产和期货资产,对冲持有的玉米的现货资产,这就是用现代的套保的理论,品种上不一定完全相同,我用一个可比较的两类资产,我更需要持有较强的一种资产,卖出一种较弱的资产,同时我们在头寸的选择上可以进行变化。宏观的对冲保值的资金,用价格市场的生水的商品,用贴水的商品来实现宏观保值的资金。